本网讯 4个月销量近17万册!这个令人振奋的销售业绩来自于吉林出版集团吉林文史出版社今年7月份发行的《100位为新中国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系列图书。社长徐潜告诉记者,良好的业绩与出版社传统文化经典大众化的定位和吉林出版集团的统筹规划分不开。
据了解,在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内,占地25万平方米的我省关于出版传媒的文化产业园区正在规划建设,该园区汇集了出版传媒大厦、吉林图书连锁经营基地、“搜游天下”网络传媒商务平台、数字出版传媒网络中心、动漫出版基地、全国民营企业家培训中心、东北亚文化产品展览交易中心等7个中心。记者从省新闻出版局了解到,规划中出版传媒文化产业园区是我省出版业的一个缩影,在省委、省政府绘制的出版业蓝图中,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将达到6%以上,成为吉林省新的支柱产业。
规划建设
东北亚出版传媒产业园
“园区的建立,意味着吉林出版集团跨越式的发展。”谈起出版传媒产业园项目的规划,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维革信心十足。据胡维革介绍,出版传媒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即将开工。其中,吉林省县域图书连锁经营基地将成为园区的中心,计划用地6万平方米,拥有经常性库存图书和音像制品品种不少于20万种,日平均吞吐量不少于40万册(盒),年发货可达到15亿元码洋,“十二五”期间利税可达1.95亿元,实施年限3年,投资规模3亿元。建成后,吉林省县域图书连锁经营基地将实现覆盖全省,与全国新华书店“一网通”跨地区的协作网络,形成功能完善的集物流、仓储、自动化检选的标准基本设施,使整个物流配送流程达到快捷、准确,还将促进集团版图书市场占有率的进一步提升。
改革创新成为推动力
今年以来,在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势推动下,我省通过改革重组重点文化企业、扶持做强民营文化企业、加强文化园区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让吉林文化产业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力度不断加大,实现了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成立8年时间的吉林出版集团就是通过改革取得丰硕成果的样本。吉林出版集团始终把发展出版业作为的发展战略定位,同时完成了母子公司共同经营出版主业的定位,而且还以市场化经营图书为突破口,调整图书出版结构,对各出版社实行专业化的出版定位,由教材出版为主转为市场化图书为主,将出版主业做大做强。
在良好的发展势头下,2007年,吉林出版集团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对以往政策进行了巩固和深入,将专业化出版定位提升为战略地位,还提出了规模化增长、大众化出版、蓝海市场开发等三大战略,并且在这些战略的基础上,赋予其五个转变的内涵,即由小生产方式向扩大再生产方式转变;由单一的市场增长向广义的市场和非市场增长方式转变;由单一主业增长向结构性增长方式转变;由单一的产品经营方式向资本运营的方式转变。
这些指导性的政策提出后,旧有经营思想的束缚被不断打破,吉林出版集团各级组织纷纷结合实际,采取相应措施,攻克难关,创新发展,吉林出版集团主业呈现了跨越式的增长。
“走出去”闯出新天地
为打破区域对出版主业的束缚,吉林出版集团实行了走出去跨地区经营发展的尝试,投资7000多万元在北京购置了办公场地,设立了“北京出版总部”,母公司在北京设立了出版分公司,8家出版社设立了北京出版分支机构。集团投资1800万元成立控股公司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同时,以“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社为核心,成立了一报三刊、四个广告公司、四个媒体网站的卓信医学传媒集团。经过几年的运转卓有成效,目前,卓信医学传媒集团已在全国医学界产生一定的影响,2010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利润1800万元,成为吉林出版集团走出去的成功案例。
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吉林出版集团还始终坚持大众化出版战略,形成生活类、少儿类、教辅类读物的市场优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与世界出版公司合作。今年1到10月份,吉林出版集团出版图书的市场占有率由去年的4.13%上升至4.55%,稳居全国第二位。吉林出版集团由此实现一次飞跃,进入崭新的历史时代。